第二天。
宁建国一家子还在吃早饭,刘桂林就背着刀带着锄头和鱼竿来了。
此外,还有他的弟弟妹妹。
昨天在集市,宁建国也没有说清楚今天叫他来干嘛。
不过既然让他带着有鱼竿,那肯定是去钓鱼没错了。
他两个弟弟妹妹跟着一起来也是顺路,待会同紫云、青云一起去上学。
再加上隔壁三叔家的建树和依云,几人正好有伴。
见宁建国一家子还在吃早饭,刘桂林便带着弟弟妹妹在屋外的长凳上安静的等着。
宁建国夹了些菜,端了个碗跑到外头来蹲着吃。
问了下刘桂林昨天卖鱼的收获咋样。
“只卖到三块钱多一点。”刘桂林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正拿着筷子往嘴里扒饭的宁建国就是一顿:“应该不止就这么点,翻个倍还差不多吧。”
“给我叔叔提了两条。”接着顿了一下:“另外卖鱼的时候没经验,有些人在那里乱翻,把鱼弄死了,就卖不上价了。”
刘桂林说了一下原因。
他往嘴里扒了两口饭:“这个没啥,下次多注意点就行,见到有人动手动脚你骂人就是了,不要不好意思。”
“我知道了,谢谢国哥。”
宁建国没再说啥,接着和他说了为啥叫他带锄头来,并把白茅根的收购价和他说了一遍,给他分了一块地方,挖到多少都算他的。
刘桂林又是一番感谢。
他赶紧拦住:“先别急着谢,我这也是有要求的,不能把草根挖了,地就不管了,你还得帮我把你挖开的地给整理好。”
“没问题,国哥你放心,我一定给弄好。”
刘桂林拍着胸脯保证。
饭后,紫云青云还有隔壁三伯家的建树和依云,再加上刘桂林的两个弟弟妹妹,六人有说有笑的去上学。
临走时,各家都交代了放学不要在路上玩,赶紧来回水湾那里来帮忙。
宁母则在把一早就准备好的烤红苕装袋,待会干活累了可以拿出来先垫吧垫吧。
没过多久,五叔一家人也来了。
个个扛着锄头带着刀,建仁,建义还各自挑了一担箩筐。
五叔家有五个子女,前面是两个姐姐,都已经嫁人了,后面接连生了三个儿子,建仁,建义,建信。
这三兄弟在一大家子里排第九,第十和第十三。
两个大的还没结婚,至于建信,才只有十五岁,也没读书了,跟着他爹在学木匠。
寒暄了一阵之后,宁建国去看看三伯家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就出发了。
昨天晚上宁父应该和他们说的过够清楚了,所以宁建国也不准备多说啥。
倒是五婶,一直在问宁建国是咋知道的,是不是和供销社有关系啥的。
这东西宁建国不想回答,就一直含糊其辞。
五婶看一直问不出个什么来,也就不再继续追问,跑过去找宁母聊天。
见大家都收拾好了工具,就锁好门,扛着锄头,挑着箩筐出发。
宁建国见三伯和五叔家挑着的箩筐里都带着有东西,他猜测估计和自家一样,都是带了有红苕去充饥。
一群十多个人走在一排,看起来还小有气势,感觉和以前队里组织上工的情景一样。
不说以前,就是换以后,这样的场景也经常见得到。
尤其是农忙时节,大家都是你帮我家,我帮你家一起帮忙把秧苗插好,把田里的稻谷给收回来。
再往后,这样的情景就基本看不到了。
一是种地的人少,大家都外出打工去了。
另一个是宁愿自己干或者花钱请人,很少会喊人帮忙,免得欠人人情。
也只有女婿去老丈人家帮忙插秧,收谷子,亲戚之间这样帮忙的少。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农村的的人情味都开始变淡了,他也不记得了,或许是从大批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一年到头就只过年的时候回一趟家的时候开始的吧。
一群人来到地里,各家都找了一个方向就开始干活。
不用多说该怎么干,大家都懂,卯足了劲扫草开挖。
机会难得,错过了这个机会,下次都不知道去哪里找去。
不是别的地方没有茅草。
而是这些茅草一般都长在田坎,地坎或者山边边,都不成片,你去挖相当于把田地都给撅了。
别说别家的,就是自家的也不会去挖,挖出来那么一点还不够工钱的,真干点啥都比挖茅根要强。
宁建国和刘桂林说了下,待到中午的时候去钓鱼,今天还要再给吴主任家送条鱼过去,这个不能忘记。
很快,日头升了起来,大家都热得满头是汗,干这个活和开荒一个样,累得很。
好在这里有好几眼泉水,休息的间隙就跑去泉水那里洗洗手,捧起来就喝。
这种刚从石头缝里渗透出来的井水,干净的很,根本不用烧开就能喝。
不知道比城里所谓的矿泉水好多少。
而且还有一股沁甜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多喝几口。
快至中午时分,刘桂林钓鱼去了,其他人还在接着干。
没过多久,宁建国叫他婆娘李艳玲去休息,虽然这时候,孕妇也一样要干活,但也不会像正常成年人一样干。
五叔叫建信也去休息去了,建信还只有十五岁,和成年人还是没法比。
这不是个有把子力气挖几锄头就行的活,要有耐性,得闷着头一直干下去。
男人负责扫草挖地,女人们则负责把好的茅根清理出来。
经过一个上午挖掘,此时这些茅根已经堆了好几堆,不过还没有进行清洗。
早上的时候,溪流里的水还是有点冷,就留到中午的时候水温高一点再去清洗。
毕竟人多,进度大大加快,肉眼可见挖出了一大片空地
宁建国父子俩前段时间干的还不如今天一上午时间几家人干的多。
毕竟人多力量大。
又继续干了一会儿,大家觉得有些饿了,便拿出从家里带过来的烤红苕吃了起来,补充补充体力。
他拿了一个红苕去找刘桂林,几家人就只他没带吃的,顺带看看他钓到鱼了没有。
宁建国凑近一看,还不错,上了三条,一条鳜鱼,一条黄鸭叫,一条鲤鱼。
让他休息会,先过来吃点东西。
结果他拿着红苕又回到钓位上去了:“国哥,我不累,就坐在这里,和休息一个样。”
行吧,既然他乐意就随他。
和他说了声,待会让他送条鱼去供销社给吴主任,有人问起就说是我叫你去的,给你就收着,没给你就回来问我要。
“那不行,我哪要你的钱。“刘桂林死活不同意。
“让你收着你就收着,哪来那么多废话,以后还要不要带你玩了。”
“好吧。”刘桂林一听他不答应以后直接不找他了,顿时就急了。
谁好谁坏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平时有些人,好话一大堆,但凡只要涉及到一毛钱的利益,就会和你翻脸,有些人说话不中听,但却是实实在在在帮你。
让刘桂林去钓鱼,然后拿给吴主任,这比他自己去钓拿过去效率高得多。
再怎么着,刘桂林还只有十六岁,他一个人干活能快到哪里去,他钓鱼赚到的绝对比挖茅草根要划得来。
但宁建国他一个成年人,又是自家的地,人家都跑来帮你,他再去钓鱼就有些说不过去。
见可以交任务了,刘桂林也不钓了,提着鱼送去供销社后就又马上跑了回来。
“国哥,吴主任让我给你带句话。”刚到这,气都还没喘匀,刘桂林白便找上宁建国。
“怎么了?”
“吴主任说,明天下午有车来,让我告诉你不要忘记了,到时候要挑着去供销社上称。”说完,刘桂林用力的咽了咽口水。
“还有其他的吗?”
刘桂林摇摇头:“没有了,就这些。”
“行,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这是担心宁建国给忘记了,还特地托了句话过来。
见刘桂林还没走,宁建国就问他怎么了。
他掏出一块钱给宁建国看:“吴主任没称,直接给了我一块钱。”
“怎么,有问题吗?”
“吴主任给多了,那条鱼应该还不到两斤。”刘桂林觉得吴主任给多了,要和宁建国说一下。
宁建国笑笑:“收着吧,给你你就接着,人家不差你这一分两分的。”
“以后每隔三天再去送一次,再送个二十几天,记住了没。”
刘桂林用力点点头,拳头握得死死的,紧紧的攥这那一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