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291 方明华走马上任

  方明华听完笑了。

  “贾哥,人家都称你是咱们秦省文坛小诸葛,能掐会算,有点风吹草动果然瞒不住你,没错,胡主席刚才来的意思也是让我参加竞聘。”

  “结果你婉言谢绝,或者提出自己的意见?”贾平娃翘着二郎腿,吐出一个烟圈又说道。

  “哎呦,贾哥你猜的真准,那你说我会提出啥意见?”方明华饶有兴趣问道。

  “主编权力不够大,没意思。”

  “呵,可真有你的你为什么说是这个?”

  “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主编这个职位既然要竞聘,那就要实行主编负责制,就像现在开始实行的厂长负责制一样,连个编辑自己都说了不算,这個主编竞聘上有个球意思?”

  厉害。

  方明好心里暗赞。

  如果贾平娃放弃写,彻底进入官场,就凭这头脑,绝对也不差。

  “贾哥,其实你应该出来竞聘。“方明华又说道。

  “算啦.省上有关领导说了,我现在的重点是搞好西京作协工作,还有《长安》杂志一摊子事情等着我呢,没那个精力明华,不过伱提出这个意见,如果上面采纳,那么这个主编位置竞争会更加激烈。

  说完,贾平娃站起来拍拍他的肩膀,出了房门。

  方明华看着他的背影。

  依稀记得,在历史上贾平娃好像最后还是当了《延河》的主编吧?

  没过两天,省作协同意了方明华提出的意见。

  当然不是给他一个人说的,而是在竞聘通知里补充若干内容,扩大主编权力,采用主编负责制。

  王宇得到这个消息后,志在必得。

  虽然他知道方明华携着不久前才当选为作协副主席之威,支持他的同志呼声也很高,但王宇也有自己的优势。

  在秦省文坛深耕30年,人脉很广,无论是杂志社内部,还是省作协甚至省文化厅、宣传部都有认识的领导。

  今天晚上在家,他坐在书桌边看着自己的写的竞聘报告,洋洋洒洒将近两万字,详尽阐述了自己的作为杂志社的主编所要采取的策略和方针,

  其中他感觉报告中最醒目的一条就是“用三年时间,将现在《延河》杂志月销量由平均12万册提升到18万册,提高50%,接近历史最好水平。

  想了想,他拿起钢笔将“18万册”改成“24万册”,干脆翻一番。

  按照他的思考和计算,三年时间杂志月平均销量提升到18万册,经过努力,希望还是很大的,但要提高到24万册,那真要费一番功夫。

  不管那么多,先写到报告上再说。

  改完之后,他感到很满意。

  “媳妇,你看看我写的这怎么样?”王宇随手交给正在备课的媳妇。

  王宇的媳妇是中学教语文的老师,她拿起丈夫的报告看了一眼,很快就发现丈夫涂改过的地方。

  “三年内杂志销量翻一番,老王,我觉得你在吹牛吧?现在杂志竞争这么激烈,你以为你们真的是《人民文学》?当然,你们《延河》改成《今古传奇》《故事会》那样的通俗文学,估计差不多。”媳妇笑道。

  王宇听了瞪了她一眼:

  “瞎说!我们堂堂的《延河》杂志,国家级的严肃文学期刊,咋能和那些低俗杂志相提并论?!这纯粹就是亵渎伟人写的《延河》那两个字!”

  《延河》杂志的刊名是在六十年代初伟人的书法,不是伟人亲自题字,而是当时的杂志社寻找伟人写过的字里拼接而成,但依旧意义重大。

  王宇的媳妇听了嗔道:“看你看你,急眼了吧?我说你好歹已经五十岁的人了,俗话说五十岁知天命,再干几年已经退休了,干嘛非要竞聘那个主编?再说了,作协不是让你去创办《评论》吗?”

  “《评论》哪有《延河》好!我就问你,你说那个方明华,敢不敢写三年之内将杂志销量翻一番?”王宇说道。

  “不敢不敢,你现在可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媳妇笑道。

  “胡说,我还没老呢明天我就正式上交竞聘报告。“

  王宇向省作协上交了竞聘报告同时,方明华也上交了自己的报告,他没像王宇那么样写那么多,就写了三千字左右,言简意赅。只是提出了自己对于办好《延河》杂志的思路、目标,以及具体方案。

  老秦人做事还是比较内敛的,不像南方有的地方搞什么竞聘演说,报告交到作协专门成立的领导小组,由他们进行研究讨论。

  一切静候佳音。

  1986年4月1日,《延河》杂志社召开全体职工会议,省作协主席胡才亲临会场,宣布这次竞聘结果。

  “省作协宣布竞聘主编职位以来,一共由两名同志报名参加竞聘,经过作协专门小组进行反复讨论研究,又走访了杂志社和个别领导干部谈话,征求同志们的意见,并上报省上有关部门领导研究同意,现在决定:”

  说到这里,胡才顿了顿,又看了一眼坐在前排的两位竞聘者,这次继续念到:“聘用原杂志社副主编方明华同志为杂志社的主编,聘用时间为三年!”

  “啪啪啪”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下面有请方明华同志发言!”

  方明华站起来,和坐在边上的王宇很友好握握手,这才走上主席台。

  方明华很谦逊,他说虽然他现在是主编,但编刊物还得依照各位专家和同事。

  “《延河》杂志是一本具有深厚文学传统的杂志,我更希望奉献给读者的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壮丽而又斑驳的画卷,我们欢迎的是那些与千千万万的人民命运休戚相关、血肉相连、肝胆相照的作品云云”

  当然获得了白苗等一帮人的热烈掌声。

  方明华在上面侃侃而谈,台下的王宇脸色却很难看。

  他很不服。

  就这玩意?

  冠冕堂皇的话谁不会说?

  最起码要拿出点真才实干吧?

  当然现在不能乱说,得保持风度。

  该握手的握手,该鼓掌的鼓掌。

  大会一结束,黄社长邀请胡才到自己办公室坐坐,王宇跟了过来,一进门开口就问道。

  “胡主席,黄社长,我不服!就凭方明华刚才讲的那些大话套话,你们就同意他来干?!”

  胡才和黄社长对望了一眼,胡才说道:”黄社长,你让他看看。“

  黄社长就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资料交给王宇。

  ”这是从作协特别小组转交给我的,本来是要在社里领导班子会议上公布的,先让你看看。“

  王宇接过来一看,竟然是方明华的竞聘报告。

  文字不长,但有几句话却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两年之内,将杂志社的月销量从12万份提高到30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