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宋穿越指南 > 1005【武人内讧】

  年仅十五岁的高丽世子王晛,被郑仲夫拥立为国王。

  这位国王怎么说呢?

  丐版宋徽宗!

  王晛拥有宋徽宗的一切爱好和性格,政治手段却是不及宋徽宗的零头。

  他在郑仲夫的胁迫下,火速“登基称帝”,又娶了郑仲夫的女儿做“皇后”——在发给大明的国书上,肯定不敢这么称呼,但关起门来自嗨却很正常。

  对,给大明发去国书!

  只要获得大明皇帝的认可,这一次政变就算彻底成功了。

  宋朝的时候,高丽国书发往明州。

  如今却是发往平壤,大明的平壤知府,兼掌对高丽的交涉权。即便高丽要派使者去大明,也得先往平壤走一趟,否则就拿不到通关文牒。

  平壤知府是大明第一届进士李易,由于国书发来的速度飞快,高丽武臣政变的消息还未传来。

  “高丽国主怎会突然退位?”李易问道。

  使者说:“国王病重,不能理政,因此传位于世子。”

  李易敷衍道:“我会上奏此事,你且回去复命吧。最迟明年,大明的册封使臣就会前往开州。”

  领到平壤知府的回执,高丽使者便躬身退下。

  李易立即招来平壤总兵张翼:“高丽或许有变,你且厉兵秣马,静待细作传回详细消息。我帮你筹措粮草,随时准备南下灭国。”

  “末将遵命!”张翼大喜。

  张翼原本是王彦的部将,被调来平壤做总兵才两年。

  总兵也有大小之分,最牛逼的可统率一省兵马。但在某些关键区域,一府之地也会设置总兵,比如姚平仲之前就担任麟府总兵。

  平壤总兵刚设立时比较重要,南防高丽,北对金国。但随着金国覆灭,高丽也彻底躺平,这里的级别就跟着下降了。

  此地偏远穷困,张翼还觉得自己是被发配了。

  没想到还能遇到灭国之功!

  当然,这种功劳太大,一个知府,一个总兵,是不可能独吞的。

  李易打发走张翼,便等着细作的详细军情。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就会写信去辽阳,请求辽宁省三司的支持——要兵要粮。

  ……

  高丽那边。

  庆州金氏听说武人政变,而且大肆屠杀文官,立即拿出钱粮招募兵勇。还给庆州驻军紧急发粮,以笼络快要饿死的将士。

  接着又跟隔壁两个州的门阀联合,发檄文号召天下义士举兵勤王。

  三州联军,总兵力超过一万,风风火火的朝开州杀去。

  人数虽多,却都是乌合之众,连像样的兵甲也没多少,顶多能镇压一下农民起义。

  七月初,双方在汉江对峙。

  郑仲夫让李高率领一千精兵,绕去下游数十里偷偷渡河。他自己率领数千大军,囤积船只数百艘,做出一副要渡江决战的样子。

  夜间,李高突袭勤王军的大营,郑仲夫趁机率主力渡江。

  勤王军大乱,庆州都统郑雄连忙倒戈,带兵直冲金敦安的帅帐。

  军中共有数十个豪族子弟被杀,郑仲夫又挥师杀向庆州,把庆州金氏给连根拔起,一口气砍了数百個金氏之人。

  紧接着,郑仲夫又分兵杀往隔壁两州,想把参与勤王的豪族全干掉。

  李义方的兄长李俊仪,连忙找到郑仲夫:“大将军真能杀尽天下豪族吗?”

  “杀尽又如何?杀不尽又如何?”郑仲夫反问。

  李俊仪说道:“地方州郡,尽为豪族控制,他们世代联姻、盘根错节。大将军如果继续滥杀豪族,全国各州郡必然叛乱四起,到时候我们该如何剿灭?”

  郑仲夫问道:“我们在开京杀了那么多文官,难道还能跟地方豪族和解吗?”

  李俊仪笑着说:“当然可以。大将军这次剿灭叛军,正好可以借机立威。如果不再滥杀豪族,其他豪族肯定不敢叛乱。就算有叛乱,也就一两个州郡,大将军可以轻松镇压。把那些豪族逼急了,可就不是一两个州郡的事情。”

  “怎么笼络他们?怎么让豪族承认武人秉政?”郑仲夫问道。

  李俊仪说道:“任元厚前几年变法改制,一切都依大明制度,改来改去却又作罢了。大将军可以再起变法,给地方豪族官员名额。家族实力强大的,就让他们做阁臣或尚书。家族实力次之的,就让他们做侍郎和御史。”

  郑仲夫摇头:“你把豪族请回来做官,我们之前政变岂不是白干了?”

  李俊仪解释道:

  “大将军可以亲自担任内阁首相,把内阁变成一个摆设,真正处理朝政的衙门改在枢密院。大将军可以兼任枢密使,让六部官员把公文送到枢密院来。不管是阁臣、尚书、侍郎,只要由豪族担任的官职,通通都有名无权。”

  “再大力提拔寒门士子,这些寒门才是真正做事的。但寒门士子有权却无名,想要不失去手中权力,他们就得乖乖依附大将军。而且,豪族霸占着高品级的官职,寒门士子会继续厌恶豪族。让寒门和豪族去斗,大将军岂不就能稳定朝堂了?”

  郑仲夫仔细思索一番,觉得非常有道理,当即拜倒:“李将军果真是智谋之士!”

  那些门阀豪族,家家都有人被郑仲夫杀死,他们愿意再派人到开京做官吗?

  愿意!

  而且来得飞快,生怕抵京太晚,会就此错失高位。

  然后,高丽就出现非常诡异的局面——

  武人集团只能控制京畿地区,而地方州郡依旧被豪族把持。

  豪族在朝廷身居高位却没权力,寒门士子控制六部却连侍郎都当不上。

  内阁和六部完全成为摆设,六部的中级官员负责办事,一切政务都需要跑去报告枢密院。

  郑仲夫身兼首相和枢密使,跟着他政变的将领,也都捞到了文职虚衔和枢密院实权。京畿地区的实权地方官,也交给武人和寒门士子担任。

  一个只能控制京畿的军政府,就此迅速成型。

  豪族怎么可能乖乖就范?

  他们不敢公然反抗,却开始玩阴谋诡计。

  李俊仪、李义方兄弟获得郑仲夫重用,一起政变的李高却有些被冷落。

  被豪族文官宴请几次,不断的吹嘘奉承,李高渐渐就飘起来。

  他觉得自己在政变时功勋卓著,又在消灭勤王军时立下头功,理应获得应有的回报。

  他能容忍郑仲夫、李义方骑在自己头上,可那从头到尾看戏的李俊仪,只是在郑仲夫面前耍嘴皮子,凭啥也比自己的官职更高?

  被文官一忽悠,李高觉得自己也能当老大!

  他暗中叫来自己的心腹商量计策,决定在郑仲夫、李俊仪、李义方下班的途中,突然杀出把他们给一锅端。

  计划泄密了。

  双方在开京城内兵戎相见,军政府第四号人物李高,兵败之后举家被杀。

  豪族文官的阴谋还在继续,他们开始挑拨李氏兄弟。

  同为武人,都是寒门,有着自己的家族势力。

  但郑仲夫的家族势力太弱,李氏兄弟却出自世代将门。

  李俊仪、李义方二人,靠着军中的家族旧部,真实实力迅速膨胀起来,只不过政治权力一直被压着。

  郑仲夫对此大为不安,在家中埋伏刀斧手,邀请李氏兄弟进行试探。

  李俊仪隐隐感到不对劲,酒喝到一半突然跪下:“相公于我兄弟有再造之恩,若无相公举兵除掉奸邪,我兄弟二人怎能有今日富贵?我父已经亡故,今欲拜相公为父!”

  李义方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也噗通跪到地上:“父亲大人在上,请受孩儿一拜!”

  如此场面,郑仲夫完全没有料到,随即就志得意满,哈哈大笑说:“快快起来。今后我们父子三人联手,定能忠君报国、振兴社稷。”

  宴罢离去,李氏兄弟的背心全是汗水。

  李义方回家之后,心有余悸道:“幸好兄长有急智,否则我们必死无疑。”

  李俊仪说道:“郑仲夫此人,性格多疑善变。如果再有人暗中挑拨,他还会对我们痛下杀手。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待他如亲父,每次遇到都应下跪问候。”

  “难道要一直给他当假子吗?他比我们年长不了几岁,传出去实在太丢脸了。”李义方心有不甘。

  李俊仪安抚道:“我们在军中虽有许多旧部,但郑仲夫如今威望极盛,大部分武人都视他为英雄。现在就该奉承他,把他捧得高高的。他自己是武人,其实看不起武人,这些日子多与文官来往。等武人跟他离心离德,我们就可以动手了!”

  次日,兄弟俩去枢密院上班。

  当着许多文武官员的面,二人跑到郑仲夫面前,跪地大呼:“孩儿问父亲安。”

  文武全员全都傻乎乎看着他们,郑仲夫却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笑着说:“乖孩子,你们且去办公吧。”

  “孩儿告退!”

  兄弟俩再次磕头,恭恭敬敬离开。

  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李氏兄弟就能把郑仲夫干掉。

  但他们没有时间了,一封大明国书从平壤发来,质问郑仲夫为何犯上作乱、囚禁君主、另立新王。

  郑仲夫被大明国书吓得够呛,连忙把李俊仪叫来商量:“大明天子不肯册封新君,这该如何是好?没有大明册封,我们就一直是乱臣贼子。”

  李俊仪说道:“只能派人出使洛阳,多给天子送些礼物,或许还能挽回局面。”

  郑仲夫说道:“武人打仗还行,出使大明却不堪重用。派文官过去,我又着实不放心。在武人里面,只有你最聪明,这次须你去洛阳走一趟。”

  “父亲所托,孩儿必定竭尽全力,”李俊仪说道,“孩儿需要带一些礼物。要最精美无暇的绵茧纸,要最圆润硕大的珍珠,还要最好的皮毛和人参。对了,还要美女。”

  郑仲夫说道:“你且先去国库里找,我再让地方州郡进贡。至于美女,在整个京畿搜寻,务必要找出第一美人。”

  李俊仪说道:“有了这些礼物,应该可以讨好大明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