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二十里地,赵桓与那赵楷皆勒住了座骑,举目远眺前方。
而他们身后边那数十名臣工,自然也是奉命随太子殿下以及郓王殿下一同前来恭迎高璋入京的。
赵桓听着身边那些臣工的议论声,忍不住回头瞄了一眼。
前来恭迎高璋的臣工里边,有位列横班的耶律永光,这位辽国大将归降了大宋之后,现如今已然入朝赴任。
除了他之外,还有几位契丹族文武,当然也少不了来自于辽东籍的人士,还有一些则是燕云十六州归顺大宋之后,入朝任职的官吏。
例如现如今的太常寺少卿左企弓,民部左侍郎虞仲文等十余名辽东籍官员几乎皆尽到场。
他们能够来到大宋,在朝堂任职,除了他们自身的能力之外,自然也少不了太子的老师高璋的鼎力支持和举荐。
何况,高璋在这么做之前,就已经来了书信,详细地讲述了他之所以会如此做的原因。
这让赵桓与赵佶父子都明白了高璋的良苦用心,为的就是让大宋在消化燕云十六州之时,同样也要吸收和消化燕云十六州的才俊。
唯有如此,才能够稳固大宋对于燕云十六州的统治,令那些生活在燕云十六州的汉人百姓,乃至契丹人、奚人等各族。
而高璋这几年来,一直都在主持燕云十六州的军政,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动乱,可是大局上基本稳定。
而且随着燕云十六州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飞速繁荣,老百姓们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过,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人乐意扯起旗子玩命。
赵桓一想到数载之前,从远隔万里汪洋的新大陆的那些部落藩属进献而来的那些特色特产。
特别是那些亩产高到令天下震惊的新薯,土豆以及玉米。
还有新的油料作物,花生、葵花,美味的西红柿、吃上一口就让人面红耳赤的辣椒……
这些作物,都在高璋的大力推行之下,业已经在北方燕云十六州全面种植。
现如今,北方的花生油、葵花油,与南方的菜籽油,都已经走行寻常百姓家。
玉米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宋畜牧业最优秀的饲料作物。
而新薯,土豆,同样也已经为大宋的老百姓们所接受。
相比起那现如今成日你来我往厮杀得头破血流的更北方,燕云十六州牢牢地将这些战火拒之于大宋境外。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前方传来了喧嚣之后,赵桓凝神朝着远方望去,终于看到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正沿着那宽阔的水泥大道,朝着这边疾行而来。
“来了,可算是来了……”一干翘首以盼好半天的大宋臣工们亦是松了口气。
而在队伍的最前方,则是奉了天子圣谕,前往燕云护卫着高璋南下的则是一个营的禁卫御林军。
这样的规格,实在是有过于份,可是官家执意,那位越发老迈的蔡相也都不吭一声。
一干臣工,哪怕是私底下有再多的怨言,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以这位小高太傅的不世之功,这样的待遇,倒也不算过份。
当赵桓看到了这位数年以来完全依靠频繁的书信往来交道,却再没见过面的老师高璋之时。
激动之余,不禁有些唏嘘,现如今,骑在神骏座骑背上的高璋显得那样的高大,他那儒雅,俊逸的风采,一直未减。
策马而来的高璋也看着跟前这位个头只有一米七出头的大宋太子赵桓,还有他身边那位眉清目秀,与他颇为相似的年轻人,想来,应该也是师尊的某个儿子。
身高接近一米八,已经完全成为了成年人的高璋,大步来到了跟前,向着赵桓恭敬一礼。
赵桓还了半礼之后,笑眯眯地给高璋引荐起了身边的赵楷。
“……这位便是我三弟赵楷,文采非凡,又精通琴棋书画,并且擅长画花鸟,深得父皇宠爱。”
听得高璋双眉一挑,深邃的目光落在了赵楷的身上,脸上的笑容显得那样的亲和。
“郓王殿下,下官可是闻名久矣,今日总算是得见殿下之风采……”
郓王赵楷,这不就是在历史上有记载的皇子状元郎吗?
历史上,赵佶惊闻金兵南下,意欲退位,而这位赵楷还在王甫那个黄毛的鼎力支持之下,与赵桓争取继位的资格。
最终,这位跟他亲爹赵佶一样才华横溢的皇子,也与父兄一同,被金兵裹挟着一路北行,凄惨地死在了辽东之地。
而在这个历史时空,王甫现如今业已经成为了南辽权臣萧奉先的心腹谋臣,更是得任南辽副宰相之要职。
每每南辽有什么重要的决策,就会经由他之手,悄然地经南辽大宋皇城司情报站,直接递送往大宋。
至于那位曾经与王甫打擂台的李邦彦,现如今仍旧安然无恙地呆在金国,心惊肉踏地在黄龙府当他的大掌柜兼大宋与金国朝廷的联络员。
赵楷看到高璋跟自己寒暄之后,已然离开,去与其他朝臣寒暄。
不知为何,赵楷总觉得高璋看向自己的眼神很古怪。
特别是他最后那番话,恭祝自己成为大宋第一才艺贤王的说辞,让赵楷总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一歪头,看到了身边的大哥,太子殿下赵桓满脸喜色,目光中满是崇拜地看向高璋这位太子太师,心中不禁一阵黯然。
的确,自己哪怕是再肖似父皇又能如何?
高璋这位深得这位倍受父皇宠爱,近十载仍旧恩宠不减的国之柱石。
他一直的身份就是太子太师,而且与大哥关系莫逆,每月都往来书信不绝。
更何况,此刻也迎面而来的犹如肉球般的蔡老六,还有高大魁梧犹如人熊般的童智胜这二位,一直以来,都是与高璋同进共同。
这也让他们身后边的蔡京和童贯也只能站在高璋那一边。
当那些出身于燕云十六州的臣工再次与高璋相见之时,亦是显得分外的亲切。
毕竟他们能够在大宋有今日,正是得益于高璋的极力举荐。
一番寒暄之后,听那赵桓言及官家赵佶,会在东京城的东华门等候自己,当即放弃了继续拉关系的打算,招呼那蔡老六和童大郎赶紧上马,向着东京城飞奔而去……
#####
官家赵佶早就已经站在了东华门的城头之上,目光远眺前方。
官家身边,几乎所有朝堂重臣皆尽在此。
已然须发尽雪的蔡京,眼皮耷拉的三角眼也已经开始变得浑浊。
而一旁的童贯虽然仍旧显得高大雄壮,但是他那显得稀疏的胡须,已经夹杂了银色。
更年轻一些的高俅,还有大宋天子赵佶,也皆两鬓已现飞霜。
赵佶看了一眼身边自己的亲家翁兼高璋的亲爹高俅,看到了这位球友那飞霜的两鬓,亦忍不住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鬓角。
“朕已经与汝子小高分离了足足五载了,离开之时小高尚是翩翩少年,如今,也不知道他现如今长成了什么模样了。”
“不管他长得什么模样,都是官家最贴心的爱徒。”
高俅轻笑一声低言道,这话顿时就让官家赵佶笑颜顿展,拍了拍高俅的肩膀,甚是欣慰。不愧是小高的亲爹,说话同样也很好听。
“是啊,他既是朕最得意的爱徒,亦是朕之爱婿。这几年来,朕一直想要他早些回来,奈何他总心忧我大宋燕云不宁,自告奋勇,留治燕云。”
“我大宋能复汉唐之威,多亏了他啊……”
“官家,说来说去,若是没有官家您这样的万世罕有的圣明之君,便是犬子再有天大的本事,怕也只能泯然众人……”
高俅一脸认真地模样,还有那足以令正人君子掩面而走的马屁话,可是将官家拍得眉飞色舞,神采飞扬。
一旁,一些与高俅不睦的臣工,全都冷眼旁观,心中则是骂骂咧咧不已。
汝子为我大宋之柱石,可是你这个当爹的却偏就是一位幸进之臣。
靠的就是厚颜无耻的逢迎拍马,还有玩球这样的把戏,这才成为了官家的宠臣。
若是没有那高璋,你这个高太尉早就已经被天下忠贞之士给踹进历史的垃圾堆中了,哪还有伱在这里说话的份。
“生子当如高珪璋啊……”一旁,一位大臣甚是羡慕妒忌恨地吐了这么一句槽。
亦是让身边的臣工们都深以为然地颔首不已。
太祖、太宗皇帝都没能完成的壮志伟业,现如今,都已经被那位二十出头的小高太傅给解决掉了。
以大宋的政制默契,只要高家不扯起旗帜造反,高氏一门,必可与国同休。
便是史书,也是要大书特书,想想大宋开国以来,无数的名臣良相,显赫于世。
可到了如今,与高璋相比起来,都要黯然失色许多。
便是前唐之时力挽狂澜的中兴名将郭子仪,怕是在历史上的排位,也要远远落在小高之后。
毕竟在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大宋,高璋,如今已经成为了天下读书人最仰慕也是最渴望学习的标杆。
“官家,您看那边,该是状元公来了……”
那已经双眉满是银毫的杨戬的轻声提醒之下,官家赵佶下意识地伸长了脖子,向着远处张望。
当看到了那庞大的队伍,正朝着东华门而来,而在队伍的最前方。
一骑快马当先而行,马背上,那张熟悉且已经变得更加成熟与坚毅的俊逸脸庞。
让官家赵佶一眼就认出了,这便是自己的爱徒高璋。
看到爱徒不管不顾地撇下大队伍,径直打马飞驰而来。
在距离东华门尚有百丈之地,就已经翻身跃下了马背,撩起官袍,向前飞奔。
这熟悉的身影,渐渐地与昔日的身影完全重合在了一起。
还是那个在自己跟前,率真而又赤诚的少年……
“官家,官家您这是要去哪?!”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城外高璋所吸引之时,蔡京这个时候才惊觉,官家居然已经撩起前襟,快步朝着后方而去。
一干重臣也只能手忙脚乱地朝着那边追去。
高璋这才飞奔至距离东华门不足二十丈的距离时,就看到了师尊赵佶,居然径直从门洞中快步疾行,迎面而来……
看到了他那张激动不已,眼眶开始发红的面容,高璋毫不犹豫地直接拜倒在地。
“臣参见大宋圣君,贺圣君万岁,万岁,万万岁……”
还在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