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野遥佳、浅野明日香、秦若华、卡罗尔·关原这四位在25岁以前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且已经奠定在学术界定位的天才研究员们,在1983年的最后一顿晚餐期间提出了如下问题:
我们终将老去,未来的希羽组研究所还会出现像我们和夏希羽这样的科研天才吗?如果没有,研究所该怎么办?
我注意到,此时已不担任任何职务、只是默默地窝在第四研究组的夏希羽,却若无其事地吃着晚饭。
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丝的情绪,甚至周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我的到来和存在,对他来说好像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不,不只是他。
不论是此时坐在他旁边的沈涵曦,还是坐在他们对面的周昕、法伊拉·乔伊……
他们好像他的复制品一样,把坐旁边一桌的我当成是无关紧要的存在。
除了吃饭的偏好和速度略有不同之外,他们四人的表情和行动几乎一致。
——孟武,1983.12.31】
孟武和在次日清晨与柯琳琳在食堂碰头时,他们都达成了一致共识:融入希羽组需要久久为功。
“对了,孟武,今晚在群星厅有跨年晚会,夏希羽会出场表演一些节目,还会有外国使节前来参加,说不定会有记者……你到时候会去群星厅吗?”
“夏希羽亲自表演?”
“对,有一半内容都是他一个人的原创节目——有的是全新配乐,有的是词曲唱全包,还有语言类节目。”
这天的晚餐过后,当苏联的安德罗波夫即将去世、紧张局势和恐惧将成为这一年留给未来的遗产时,处于休假状态的夏希羽一边写着与浅野明日香合作提交的首份内参——《关于在五年内逐步落实长江中下游各省市新建桥梁净空抬高到四十米的建议》,一边同吃着泡芙的水野遥佳讨论如何在在明年三月前后,安排一场包含两周的左右“森林浴”假期的旅行休假。
正当两人讨论得正欢时,他忽然从沈涵曦处忽然接到了一个采访申请——来自一个名叫“郭建”的人。
夏希羽并不知道的是:在他所在的世界里,这位来自新华社的“郭建”记者不仅采访过陈景润、华罗庚、等科技领域的名人,还报道过多个重大历史事件。
他沉思许久,最终才作出决定:“我本人在原则层面同意采访申请,但需要一月五号之后再由联席会议代我另行约定。对了,涵曦,请告知他,‘夏希羽本人希望:对他的正式采访时间压缩到从第一个问题提出之后的半小时内’。”
“这次我不会带沈涵曦,而是尽量带一些之前不曾离开过中国的同事们外出休假——不论是斯蒂夫还是彭天木,他们都计划之内,除了我指定的人之外,其他在进入研究所至今不曾出国的人都会随机抽签。到时候还请你在研究所内提出相关的议程。”
水野遥佳立刻答应下来:“没问题。但在你们中国的大多数科研人员完全没有这种超过半个月的假期的情况下,你这样带头前往西欧国家休假,会不会太奢侈了一点?”
“这次的休假包含医学治疗,甚至包括手术——陆家义肯定会被我带上的。这一点无需多言。”
这时,夏希羽觉得今晚的新年晚会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于是他看向不远处的时钟——下午8点22分。
他看向手中已经写完自己应当写完的部分的内参,随即将其收起。
“差不多了,我们过去吧。”
此刻,不在研究所内,但同样处于休息状态的希羽组相关成员有——
赴美留学的凌艺洲;
在法留学的沈钢以及有赫敏一家陪着的夏雯莉;
在日留学的武龙章;
刚到英国留学满半年的贺晓音。
……
之后的跨年晚会按照计划,虽然以杨振宁、王选为代表的一部分年龄较大的与会者有些困惑,而伊冯娜·乔伊斯·弗莱彻为代表的、一些没听过国际歌的与会者则对经过夏希羽修改的全新旋律感到耳目一新——后者知道了这首歌的来历后,对这首歌的曲子可以被改编成这副模样感到诧异。
在开场致辞结束后的整场晚会期间,夏希羽本人承担了半数以上节目的表演——因为节目单上的几乎节目是他自己设计的。
这些节目中,不论是日语首发新歌《千本樱》、中埃及语首发新歌《我即是我》,还是已经被夏希羽当做“老歌”的西班牙语原创歌曲《Sofia》,无一例外的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夏希羽那未曾设想、与众不同的风采。
对现场大多数的、了解希羽组研究所实际情况的人来说,除了相对无聊的微羽集团1983年度新产品内部总结会以头戴衣架的冯琪诺缓缓走下台为收尾之外,其他节目都获得了超出预期的良好反响。
而在王选和杨振宁来说,每一个节目都或多或少地让他们感到了惊喜。
即使是多人表演的、分别用时12分钟和20分钟的科普小品《学术论文投稿怪谈》、科普小品《苏联的“880先生”传奇》,也能够让在场的与会者大开眼界——甚至连跟着法国驻沪总领事克洛伊临时找来的录像师都因为看得入迷而差点忘了更换胶卷,以至于临时负责录像的方谦不得不轻轻地踹对方一脚。
这两个节目的最高光时刻在于:在科普小品中扮演巴拉诺夫的夏希羽真的能解释清楚表演中出现的、由巴拉诺夫本人发明的两项发明:土豆联合筛选机、一种新型的玻璃容器收纳箱。
而高光之处中最让所有人感到诧异的是:夏希羽真的为了表演而在表演的第6分钟左右时,对着自己贴在黑板上的一张土豆筛选机图纸进行简单易懂的讲解,并在表演的第9分钟搬上了一个装满玻璃瓶的新型收纳箱。
让夏希羽倍感意外的是,不论是杨振宁、王选、弗朗索瓦及其博士生海因里希这四位科研访客,还是克洛伊、西园寺绫音这两位前来捧场的外交访客,又或者是在研究所内读书的研究生们,都无一例外地觉得这些节目非常有趣。
由于整场晚会是分两个机位使用彩色胶卷全程录像的,因此这些将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出现在电视等媒介之中。
当1984年1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的钟声响起时,完成报时的秦若华和项天微两人走下讲台,带领在场所有人演唱中文版《飞翔之梦》一遍后,希羽组研究所1984年新年晚会正式宣告结束。
此时,希羽组内所有“自己人”们都不约而同地闭上双眼,在意识通讯和灰风通讯频道里达成了一个共识——
我们终将老去,但我们在剩余的时间里,试探出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的决心不曾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