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淞沪会战一月多有余,国民革命军隐隐显露倾覆之势,未有丝毫改变。
时间悄然来到十月五日。
延城,柳树沟工业区,机械制造厂。
精加工车间,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压抑且紧张的氛围,庄前鼎伫立于专用卧式重型液压拉床前方,凝视面前正在固定的火炮身管原件。
高贵而优雅的气质,犹如镜子般光滑洁净的银色表面,经过镗孔和研磨之后无比光滑的105毫米内径管壁,23倍径共2415毫米的身管总长,电渣钢材料,内膛镀铬处理,一切元素造就了这根世界上技术含量最高的火炮身管。
过去数天时间内,原始炮管坯件经历一系列复杂且繁琐的各种精加工,一分为二,变成两根身管原件,而现在,第一根身管原件迎来了生命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加工膛线。
膛线是枪管的灵魂,亦是炮管的灵魂,这是炮管原件所有加工程序的最后一步。
膛线的加工过程精准与否,从根本上决定这根身管原件的生死,如果一条膛线出现三丝以上的偏差,炮管原件立马宣告报废。
机会,仅有两次。
若是全部失败,只能等几天后的第二根炮管坯件。
为了顺利完成105毫米身管原件的膛线加工,庄前鼎和余华为此专门研制这台重达五吨的高精度卧式重型液压拉床,采用液压传动结构,配合多刃拉刀设计,能够一次性加工出12条炮管膛线,拉削精度极高。
此时此刻,在重型拉床组两名学徒操作之下,1号身管原件固定完毕处于待加工状态,随时可以开始,随后,两名学徒退避到安全位置待命,打起精神,准备学习炮管膛线的细节操作。
他们原本隶属中正式步枪生产线的枪管拉床组,由于表现优异,被选中调入重型拉床组,担任105毫米火炮身管膛线加工的任务,当然,此次加工任务他们并不上手,而是由庄教授亲自操刀。
“教授,紧张吗?”余华问道。
“有点。”
庄前鼎推了推新配的眼镜,轻轻点头,回应一声,毫不掩饰心中情绪:“我调整一下。”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耗费无数精力和心血的105毫米榴弹炮,终于到了最为重要的时刻,红牡丹榴弹炮的其他零件早已造好,只等炮管加工好膛线,便能立马开始总装火炮。
“好。”余华点了点头,没有表露其他情绪,对于庄教授的反应表示理解,从两人初次于清华园机械馆内见面,再到达成研发重炮的计划,最终共同奔赴延城,几乎从零开始建立根据地工业,每天都是高强度工作,从未有过一丝休息的时候,整个过程不比西天取经轻松多少。
一路走来,时至今日,凝聚二人无数心血的红牡丹,是时候绽放了。
没多久,庄前鼎调整好状态。
“开始了。”
“嗡!”话音落下,主电机通电启动,高速运转的声音随之传出,响彻四周空间。
重型拉床主电机输出高额动力,驱动液压柱塞泵产生流量,高速流动的液压油沿着管路向前运动,产生十吨左右高额液压力,直接作用于拉床主液压油缸。
主液压油缸连接拉刀主杆,随着液压力传来,这股极其庞大的力量作用于拉刀主杆,拉动采用钨合金材料制成的十二刃超长拉刀。
拉刀向后,与身管原件接触。
与此同时,第一根身管原件则以缠距对应的角速度开始向右缓慢旋转,炮口上端的油嘴喷出一股切削液,用于冷却。
拉刀配旋转,免费吃国家饭。
“……”一丝轻微的金属摩擦声传出,只见拉刀刃口接触犹如镜面般的炮管内膛壁面,切削出坚硬的金属丝,在钨合金刀具面前,电渣钢引以为傲的力学性能,依旧不能敌。
身管原件缓慢旋转,十二刃拉刀稳定向后运动,炮管内壁膛线逐渐显现,纹路清晰,数量分明。
庄前鼎面色郑重,一丝不苟,双手紧握控制杆,小心翼翼控制拉刀配合身管原件的旋转速率,同时保持匀速前进的状态。
整个膛线拉削加工过程之中,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拉刀和身管的配合必须最佳,拉削前进速度和旋转速度需要保持恰到合适的程度。
多了一丝报废,少了一丝也报废。
不过,得益于这台专用的卧式重型液压拉床,其液压传动结构的控制精度,远远超过机械结构的传统拉床。
余华站在旁边观看,耐心等待,一如既往的相信庄教授,论实际机械加工能力,根据地没人比得上这位清华教授,包括他在内。
两名学徒稍显紧张,他们仔细观察庄前鼎的操作手法,心中牢记每个操作步骤,尽可能学习经验,提升技术。
对他们而言,加工炮管膛线和加工枪管膛线完全是两个概念,后者搞废一根,顶多挨个批评和处分,可如果是前者搞废一根,其损失几乎无法估量。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精加工车间内,只剩重型液压拉床主电机运转的声音。
两个小时缓缓过去,此时,重型拉床内,保持匀速前进的十二刃拉刀终于显露刀刃部位,高速流动的清澈切削液从身管末端流出,冷却拉削部位的同时,裹挟诸多纤细的金属丝离开身管内部,避免造成损伤。
见到形状独特的拉刀刃口部位,在场观摩的余华和两名学徒顿时打起精神,出现这一幕,意味着整个膛线拉削加工进入尾声,即将完成。
十二刃拉刀出现的刀刃部位越来越多,纤细金属丝不断冒出,没多久,伴随着多刃拉刀最后一组刃口离开缓缓旋转的身管原件内壁,主电机运转的庞大声音随之消失。
精加工车间内,骤然安静下来。
“呼……”
庄前鼎轻轻吐出一口气,停下手上的动作,将拉床调整为初始状态,接着来到身管原件的前端,视线投向身管内壁,只见十二条按照设计缠距旋转的膛线映入眼帘,仔细观察膛线,过了一会儿,转头看向余华,打出OK的手势。
“膛线完美,符合设计要求,成了。”
简短话音蕴含浓浓的情感,三分喜悦,三分满意,三分自信,还有一分释怀。
成了。
设计寿命高达4000发的23倍径105毫米火炮身管完成所有精加工,膛线完美,达到设计要求,而这,意味着‘红牡丹’105毫米榴弹炮最后一个难关被突破。
从现在开始,根据地宣告拥有自主研发制造105毫米榴弹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