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乱清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海战之三十二:狂暴加特林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海战之三十二:狂暴加特林

  玄幻迷.,最快更新乱清最新章节!

  “巴斯瓦尔号”无遮无蔽的一百六十毫米舰艏炮炮位上,顿时血肉横飞;击中钢铁炮身的大口径子弹,则成为可怕的跳弹,随机在甲板上寻找二次杀伤目标。

  “陆军版”加特林机关枪每分钟射速超过四百发,“海军版”的,口径较大而射速略慢,不过,也达到了一分钟三百发,即一秒钟五发;“陆军版”加特林机关枪有三种型号,“海军版”的只有一种五管的型号,即是说,一秒钟之内,“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的身管即完成一次旋转,将膛内的五枚大口径子弹全部发射出去。

  目下,“射声号”和“巴斯瓦尔号”的距离之近,简直可以进行接舷战了,在如此近的距离上,短短十几秒种之内,便有近一百发的大口径子弹,倾泻到不过几个平方米的“巴斯瓦尔号”舰艏炮炮位上,炮长、炮手,非但无一幸免,且景象之惨,已不能用“血肉横飞”来形容了——已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了。

  完成了对“巴斯瓦尔号”舰艏炮炮位的屠戮之后,“射声号”前桅桅盘上,两个加特林机关枪的射手微透一口气,接着,略略抬高还在冒着白烟的枪口,对准了“巴斯瓦尔号”的位处前桅和烟囱之间的舰桥。

  除了大副,“巴斯瓦尔号”的舰长、航海长、炮术长等高级军军官皆在彼处。

  十几秒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被加特林机关枪瞄准的时候,“巴斯瓦尔号”的舰桥上,舰长以下,人人却都还是一个瞠目结舌的状态——还没有一个人真正反应过来,舰艏炮炮位那儿,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人甚至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炮手操作不当,引燃药包,发生了……殉爆?

  没有一个人想到——赶、紧、躲、避!

  一个射手压下击发杆,另一个射手摇动手柄,加特林机关枪再次怒吼起来。

  大口径子弹削断了一端系在前桅上、另一端系在右舷墙上的绳梯后,暴风骤雨般的扑上了“巴斯瓦尔号”的舰桥。

  木制的舰桥,顿时四分五裂,碎屑飞迸。

  铜、铅的暴风雨中,同时分裂开来的,还有人的身躯——舰桥上血雾弥漫,“巴斯瓦尔号”的舰长、航海长、炮术长,皆殁于是轮扫射;其余官兵,十亡八九,就一时不死,也是开膛破腹,断手断脚。

  唯有一个站在舰桥左端的信号官,因为加特林机关枪的弹雨由右而左横扫,而舰桥的长度,远超舰艏炮炮位,给了他反应的时间,加上其身手也甚敏捷,一跃翻过栏杆,跳到甲板之上,逃过一劫,只扭伤了脚踝。

  骤被暴击,“巴斯瓦尔号”固然昏天黑地,“射声号”上,也是一片惊喜交加,因为,战前并未想到,“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居然介么好用啊!

  “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设计之最初衷,并不为舰队决战,而只是为了给“海晏”、“河清”等“全甲炮艇”抵御“火攻船”使用。

  蒸汽舰船对付传统的“火攻船”,主要并不依靠火炮——大炮打蚊子,效费比太低了;除了依靠自身的机动性躲避之外,一般的做法,是派出蒸汽小艇,以长杆将“火攻船”一一推开。

  “全甲炮艇”主要在内河和海口活动,受到“火攻船”攻击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可是,“全甲炮艇”机动性既差,加上本身就是“艇”,限于体量,也不可能再另携小艇,因此,抵御“火攻船”,必须另辟蹊径。

  最好有一种武器,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便能够对“火攻船”船体造成根本性的破坏——迅速破损,入水沉没;或者,沉没之前,便已四分五裂。

  于是,理所当然的就想到了加特林机关枪。

  因为对付的是单一目标——小型木制船只,“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的射速,可以适当降低;与此同时,口径必须增大——目标不是人体,而是船只,必须增加子弹对目标的破坏力和停阻力。

  就这样,口径更大、射速每分钟三百发的“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诞生了。

  后来,“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搬上了大舰——这倒是为了舰队决战了,不过,应对的潜在目标,不是大型舰只,而是法国人的一种神秘武器——“杆雷艇”。

  究其竟,还是和抵御“火攻船”同一个思路。

  没想到,“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之首战,既不是抵御“火攻船”,也不是打击“杆雷艇”——而是打击大型舰只!

  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效果竟如此之好!如此之……爽利!

  “清扫”了舰桥之后,加特林机关枪并未停止咆哮,弹雨一直左延,直至舰桥最左端的舵房——“巴斯瓦尔号”的神经中枢。

  这个时代的军舰,还没有后世“装甲司令塔”之类的设置,舵房只是以橡木构建,而“海军版”加特林的大口径子弹,不但可以轻松将小型木船撕成碎片,更可以击穿“杆雷艇”的薄装甲,“巴斯瓦尔号”的舵房壁虽厚,却又如何抵挡的住?

  “射声号”的前桅桅盘上,黄澄澄的弹壳,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争先恐后的跳出枪膛,跳进枪身左侧一个专门用来收集弹壳的布囊,发出了密集的、叮叮当当的撞击声。

  在这种清脆的撞击声中,不过小半盏茶的光景,“巴斯瓦尔号”的舵房便被打成了蜂巢,里头的人、物——掌舵兵、八柄水压舵、车钟、磁罗经、传话筒等等,皆一团稀烂。

  一时之间,“巴斯瓦尔号”就像一个既瞎且聋的呆子,手脚虽还在,却已茫然不知所向了。

  在这种情形下,“巴斯瓦尔号”若要继续航行,就得启用备用的人力舵了。

  问题是,“巴斯瓦尔号”有这个机会吗?

  确定“巴斯瓦尔号”的舵房经已彻底报销之后,“射声号”前桅桅盘上,加特林机关枪的射手开始将枪口转向下一个目标——“巴斯瓦尔号”前右舷炮炮位。

  压下击发杆,摇动手柄——

  他娘的!摇不动!

  卡住了!

  *

  “巴斯瓦尔号”无遮无蔽的一百六十毫米舰艏炮炮位上,顿时血肉横飞;击中钢铁炮身的大口径子弹,则成为可怕的跳弹,随机在甲板上寻找二次杀伤目标。

  “陆军版”加特林机关枪每分钟射速超过四百发,“海军版”的,口径较大而射速略慢,不过,也达到了一分钟三百发,即一秒钟五发;“陆军版”加特林机关枪有三种型号,“海军版”的只有一种五管的型号,即是说,一秒钟之内,“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的身管即完成一次旋转,将膛内的五枚大口径子弹全部发射出去。

  目下,“射声号”和“巴斯瓦尔号”的距离之近,简直可以进行接舷战了,在如此近的距离上,短短十几秒种之内,便有近一百发的大口径子弹,倾泻到不过几个平方米的“巴斯瓦尔号”舰艏炮炮位上,炮长、炮手,非但无一幸免,且景象之惨,已不能用“血肉横飞”来形容了——已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了。

  完成了对“巴斯瓦尔号”舰艏炮炮位的屠戮之后,“射声号”前桅桅盘上,两个加特林机关枪的射手微透一口气,接着,略略抬高还在冒着白烟的枪口,对准了“巴斯瓦尔号”的位处前桅和烟囱之间的舰桥。

  除了大副,“巴斯瓦尔号”的舰长、航海长、炮术长等高级军军官皆在彼处。

  十几秒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被加特林机关枪瞄准的时候,“巴斯瓦尔号”的舰桥上,舰长以下,人人却都还是一个瞠目结舌的状态——还没有一个人真正反应过来,舰艏炮炮位那儿,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人甚至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炮手操作不当,引燃药包,发生了……殉爆?

  没有一个人想到——赶、紧、躲、避!

  一个射手压下击发杆,另一个射手摇动手柄,加特林机关枪再次怒吼起来。

  大口径子弹削断了一端系在前桅上、另一端系在右舷墙上的绳梯后,暴风骤雨般的扑上了“巴斯瓦尔号”的舰桥。

  木制的舰桥,顿时四分五裂,碎屑飞迸。

  铜、铅的暴风雨中,同时分裂开来的,还有人的身躯——舰桥上血雾弥漫,“巴斯瓦尔号”的舰长、航海长、炮术长,皆殁于是轮扫射;其余官兵,十亡八九,就一时不死,也是开膛破腹,断手断脚。

  唯有一个站在舰桥左端的信号官,因为加特林机关枪的弹雨由右而左横扫,而舰桥的长度,远超舰艏炮炮位,给了他反应的时间,加上其身手也甚敏捷,一跃翻过栏杆,跳到甲板之上,逃过一劫,只扭伤了脚踝。

  骤被暴击,“巴斯瓦尔号”固然昏天黑地,“射声号”上,也是一片惊喜交加,因为,战前并未想到,“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居然介么好用啊!

  “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设计之最初衷,并不为舰队决战,而只是为了给“海晏”、“河清”等“全甲炮艇”抵御“火攻船”使用。

  蒸汽舰船对付传统的“火攻船”,主要并不依靠火炮——大炮打蚊子,效费比太低了;除了依靠自身的机动性躲避之外,一般的做法,是派出蒸汽小艇,以长杆将“火攻船”一一推开。

  “全甲炮艇”主要在内河和海口活动,受到“火攻船”攻击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可是,“全甲炮艇”机动性既差,加上本身就是“艇”,限于体量,也不可能再另携小艇,因此,抵御“火攻船”,必须另辟蹊径。

  最好有一种武器,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便能够对“火攻船”船体造成根本性的破坏——迅速破损,入水沉没;或者,沉没之前,便已四分五裂。

  于是,理所当然的就想到了加特林机关枪。

  因为对付的是单一目标——小型木制船只,“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的射速,可以适当降低;与此同时,口径必须增大——目标不是人体,而是船只,必须增加子弹对目标的破坏力和停阻力。

  就这样,口径更大、射速每分钟三百发的“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诞生了。

  后来,“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搬上了大舰——这倒是为了舰队决战了,不过,应对的潜在目标,不是大型舰只,而是法国人的一种神秘武器——“杆雷艇”。

  究其竟,还是和抵御“火攻船”同一个思路。

  没想到,“海军版”加特林机关枪之首战,既不是抵御“火攻船”,也不是打击“杆雷艇”——而是打击大型舰只!

  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效果竟如此之好!如此之……爽利!

  “清扫”了舰桥之后,加特林机关枪并未停止咆哮,弹雨一直左延,直至舰桥最左端的舵房——“巴斯瓦尔号”的神经中枢。

  这个时代的军舰,还没有后世“装甲司令塔”之类的设置,舵房只是以橡木构建,而“海军版”加特林的大口径子弹,不但可以轻松将小型木船撕成碎片,更可以击穿“杆雷艇”的薄装甲,“巴斯瓦尔号”的舵房壁虽厚,却又如何抵挡的住?

  “射声号”的前桅桅盘上,黄澄澄的弹壳,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争先恐后的跳出枪膛,跳进枪身左侧一个专门用来收集弹壳的布囊,发出了密集的、叮叮当当的撞击声。

  在这种清脆的撞击声中,不过小半盏茶的光景,“巴斯瓦尔号”的舵房便被打成了蜂巢,里头的人、物——掌舵兵、八柄水压舵、车钟、磁罗经、传话筒等等,皆一团稀烂。

  一时之间,“巴斯瓦尔号”就像一个既瞎且聋的呆子,手脚虽还在,却已茫然不知所向了。

  在这种情形下,“巴斯瓦尔号”若要继续航行,就得启用备用的人力舵了。

  问题是,“巴斯瓦尔号”有这个机会吗?

  确定“巴斯瓦尔号”的舵房经已彻底报销之后,“射声号”前桅桅盘上,加特林机关枪的射手开始将枪口转向下一个目标——“巴斯瓦尔号”前右舷炮炮位。

  压下击发杆,摇动手柄——

  他娘的!摇不动!

  卡住了!

  *